摘要:粗豪嫌觱篥,細妙勝參差。 ...
但是後續從9月到11月,整體死亡率都沒有回彈增加,所以代表8-9月這波疫情造成的死亡情形相對比上半年低,而日本在9月初時,第二劑覆蓋率達到50%。
當大霈宣布完「創作歌手獎也要再麻煩Yoyo」後,影片並不是放入圍者介紹影片,就這樣放行我們的王中之王奧西曼德斯上台,肇生後續風波。這根本不是隨性而是隨便了,乾脆把主持人費用省起來去聘工作人員,讓音樂人去訪問音樂人就好,反正看這段直播的人其實都是音樂粉絲居多,要把美麗本人、啾蒂俏的粉絲吸引過來的轉換實在太低、成本太高。
本回繼續報憂不報喜,就當我是一場音樂圈的秋季憂鬱,也延續一下金音獎的討論度,嘗試對這個歷經轉型一次定位至今不明的獎項,施行一場CPR,坐等救護車到場。話說這屆金音獎可說是展現了台灣創作者能登上國際殿堂的高度,但典禮專業性卻離國際水平相距甚遠的可憐現實,綜觀兩者令人深感苦樂參半,今年我們不要再檢討受害者,而是探討該專業的人不專業,讓我特別想設立幾座不同的場外獎,來頒發給這些燃燒納稅人稅金的高光時刻。放錯影片實為流程控管不確實「金賽獎」得主出爐:專業性-1 今年金音獎備受萬眾注目大錯誤,就是放錯影片的烏龍。試著想想看,粉絲訂閱YouTube頻道與開啟提醒的邏輯,何況後台主持人曝光的貼文根本不會先提供後台直擊的直播網址,到底怎麼把對方的粉變成你的粉?甚至直接找圈內工作者或網紅型的音樂粉絲來主持,通常都比主持人了解這些受訪藝人。」 與其把性別教育或音樂美學放入學齡前,國人更應培養自嘲的幽默感,化解發生在自己身上尷尬事件,教材我覺得可以找賀瓏編。
看了金曲獎這麼多年,我們都清楚頒獎的過程一定是「先放入圍影片,再頒發獎項」,雖說事發快速,但現場人員對於流程不清楚、危機處理意識不足,甚至放任錯誤進行。但在任何國際級的獎項上,沒有人會用這種方式主持,何況這次更有日本頒獎嘉賓與評審,甚至音樂人視為神的坂本龍一。但是幾個大的排放國此前錯過了2020年提交新計劃的最後期限,也就是所謂的國家確定貢獻,其他國家提交的計劃不但沒有進步,甚至出現倒退。
這一理想的目標是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2015年巴黎協議中設定的。」 「雄心勃勃」的差距 在深入的技術性討論進行了10天之後,氣候峰會在11月10日發布了草案,含蓄地承認,目前的承諾不足以避免氣候災難。他說:「看到這些在許多領域存在分歧的國家在人類今天面臨的最大挑戰上找到了共同點,這真的很令人鼓舞。」她說:「現在兩國必須合作,確保氣候峰會取得雄心勃勃的成果,意味著讓我們走上維持升為在攝氏1.5度內的路線,並向那些最脆弱的人提供所需的重要支持。
「氣候行動追蹤」分析COP26各國承諾,本世紀末升溫仍遠超出「攝氏1.5度」目標 一些發達國家將矛頭指向中國、印度和俄羅斯等主要污染國。未來兩天的談判目標是將全球氣溫控制在比工業化前水準高攝氏1.5度(華氏2.7度),鑑於目前的減排承諾,這一目標仍然遙不可及。
我的工作是成為氣候談判者,要繼續專注於努力推進氣候議程。他在推特上說:「應對氣候危機需要國際協作和團結,這是朝正確方向邁出的重要一步。誰來付錢? 目前,草案迴避了較貧窮國家的要求,即保證富國提供更多的資金,以幫助他們遏制排放和應對氣溫上升的後果。凱瑞說,這是「限制變暖的唯一最快和最有效的方法」,也說雙方將定期會晤,以解決氣候危機。
但草案內容並不包括交付這些資金的新計劃,易受氣候影響的島嶼國家表示,他們將在最終談判中推動更明確的承諾。不包含中國在內的100個國家,在上週簽署了一項承諾,在2030年前將甲烷排放量至少削減30%。許多受到氣候變化直接影響的國家認為,下一個最後期限,也就是2025年,對實現必要的短期減排來說太遙遠了。聯合國主席古特雷斯對美中兩國的協議表示歡迎。
氣候峰會的最終文本將不具有法律約束力,但將具有簽署《巴黎協定》的近200個國家的政治影響力。11月10日,會議還獲得了各國和公司的協議,以削減運輸部門的排放,該部門佔全球人類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的近四分之一。
11月9日,氣候行動追蹤研究小組表示,迄今為止提交的所有國家承諾在2030年前削減溫室氣體的承諾,如果得到履行,將使地球溫度在2100年前上升攝氏2.4度。自那時起,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表明,跨越1.5攝氏度的門檻將發生更嚴重的海平面上升、洪水、乾旱、野火和風暴,並產生不可逆轉的後果。
」 歐洲氣候基金會首席執行圖比亞納(Laurence Tubiana)是法國前最高氣候談判代表,也是2015年《巴黎協定》的主要起草人,她告訴《法新社》:「美中宣言表明,兩國可以合作應對氣候危機。而為了達成協議,華盛頓擱置了與北京的一些爭端,包括中國對新疆維吾爾人的待遇等人道問題。而這當然有助於我們在締約方會議上達成協議。最不發達國家集團主席旺迪(Sonam Phuntsho Wangdi)在會議上說:「保持攝氏1.5度的目標所需的雄心壯志,還沒有反映在財務文本中。」 早些時候,氣候峰會負責人指出,迄今為止在會談中作出的氣候承諾對控制全球變暖的作用太小,並敦促各國在剩下的兩天裡「動起來」。聯合宣言還提到,兩國「認識到氣候危機的嚴重性和緊迫性」,特別是在「2020年代的關鍵10年」
監委田秋堇說明,2019年5月,她看到台電發布新聞稿,奇異公司向台電提出2次仲裁,國際仲裁院結果是,台電要付給奇異公司56億,雖然錢是追不回來,但她好奇新聞稿裡提到,之所以會有仲裁,是因為奇異公司交付台電的設備不符規範要求,未完成驗收或無法驗證性能,所以台電尚未付款。年底四大公投在即,其中「重啟核四」一案備受各界矚目。
另外穿越孔填封材料數量問題,原先有2318個穿越孔要求使用包囊式密封,但發包採購後才發現,只需要114個,導致2204孔不須使用,材料無法退回,亦無他處可用。黃士修說,監察院的調查意見,根本是監委個人反核意見,田秋堇憑空捏造,太過卑劣。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上午拜會立院黨團大會,針對監察院糾正核四一案,朱立倫說,尊重監察委員職權,但不管是核一、二、三、四,安全永遠是使用核先決條件,國民黨長期堅持沒有核安就沒有核電,一定要做好核安的工作。監委蔡崇義說,台電當時開記者會時,就已經知道這些問題都存在。
不過監察委員田秋堇等人歷時2年調查「台電奇異核四仲裁案」,發現核四至今尚未通過完整測試,有超過上千個問題未能解決,但2014年時任經濟部長張家祝卻開記者會宣布,核四所有設備都符規格要求,安全無虞。【核四封存風波】監察院糾正行政院浪費資源,另一派監委當場反批「罔顧核安」 重啟核四公投領銜人黃士修:核四2014年已通過試運轉 監察院今日揭露調查結果,恐影響年底公投。她本想單純調閱相關資料,但發現資料皆被台電列為機密,必須依「監察法」正式立案,才能調閱相關列密文件,因此於2019年7月立案。這不是監察院第一次針對核四疏失提出糾正案。
本案由監委田秋堇、蔡崇義、賴振昌進行調查。田秋堇呼籲,核電廠各種設備設計程序非常複雜,如果不透明,各界不了解實情,難以理性溝通討論,台電應該適時公布訊息,台電過去一直到現在都把仲裁案當作機密,外界無從了解,一直到監察院啟動調查才解密。
監察院過去針對核四不按圖施工、違法變更設計等工安紀錄,就糾正過19次。43項反請求至今尚未解決的還有23項,其中第43個項目竟包含897個問題(825個設計瑕疵,72個設備不符),而核四廠內最重要的DCIS(分散式控制暨資訊系統),有7項問題至今還沒解決。
監察院今(11)日召開記者會,正式糾正經濟部。重啟核四公投領銜人黃士修表示,核四DCIS設備在2013測試完成,核四廠於2014通過試運轉測試且沒有問題,台電對奇異反請求案中的DCIS議題,與DCIS性能、是否完成驗收毫無關聯,只是台電認為有些測試是台電人員執行的,就這部分人工費要求奇異支付。
田秋堇說,這些資料是她在立法院11年從來沒要到的資料,結果讓她大吃一驚,台電針對奇異公司履約缺失提出的43項「反請求」要求,至今還有23項未解決,進一步發現,23項問題有近7成於2014年張家祝開記者會前就已經發現,但當時並未坦承告知社會大眾。此外,3位監委發現「反請求內容」也顯示台電審查能力不足,任令承包商予取予求,未能及時監督改善,核有怠失,如核四不符合規格的零組件,經台電清查招標案,確認不符合輻射劑量(可承受輻射劑量累積180天,台電依奇異公司建議擅自下修為100天)的設備,高達1292個黃士修說,監察院的調查意見,根本是監委個人反核意見,田秋堇憑空捏造,太過卑劣。監察院過去針對核四不按圖施工、違法變更設計等工安紀錄,就糾正過19次。
43項反請求至今尚未解決的還有23項,其中第43個項目竟包含897個問題(825個設計瑕疵,72個設備不符),而核四廠內最重要的DCIS(分散式控制暨資訊系統),有7項問題至今還沒解決。不過監察委員田秋堇等人歷時2年調查「台電奇異核四仲裁案」,發現核四至今尚未通過完整測試,有超過上千個問題未能解決,但2014年時任經濟部長張家祝卻開記者會宣布,核四所有設備都符規格要求,安全無虞。
另外穿越孔填封材料數量問題,原先有2318個穿越孔要求使用包囊式密封,但發包採購後才發現,只需要114個,導致2204孔不須使用,材料無法退回,亦無他處可用。監委蔡崇義說,台電當時開記者會時,就已經知道這些問題都存在。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上午拜會立院黨團大會,針對監察院糾正核四一案,朱立倫說,尊重監察委員職權,但不管是核一、二、三、四,安全永遠是使用核先決條件,國民黨長期堅持沒有核安就沒有核電,一定要做好核安的工作。重啟核四公投領銜人黃士修表示,核四DCIS設備在2013測試完成,核四廠於2014通過試運轉測試且沒有問題,台電對奇異反請求案中的DCIS議題,與DCIS性能、是否完成驗收毫無關聯,只是台電認為有些測試是台電人員執行的,就這部分人工費要求奇異支付。